李克強總理在2021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醫用耗材集采工作作出明確指示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內容中,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等成為民生、產業、政策熱點。
總理在政府報告中介紹,去年在醫療衛生領域,我國加大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力度,提升大規模核酸檢測能力,嚴格食品藥品疫苗監管以及新冠肺炎患者治療費用全部國家承擔等,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今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時期又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醫藥行業未來發展推動“健康中國2030”目標確立了抓手和切入點:
1、 更多高值耗材將納入集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醫藥行業未來發展推動“健康中國2030”目標確立了抓手和切入點:
持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處置和物資保障體系,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擴大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加強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縣級醫療服務能力,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
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支持社會辦醫,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規范發展;強化食品藥品疫苗監管。
優化預約診療等便民措施,努力讓大病、急難病患者盡早得到治療。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增加30元和5元,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逐步將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完善短缺藥品保供穩價機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見病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中帶量采購等辦法,進一步明顯降低患者醫藥負擔。
2、 政策激勵與扶持企業研發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完善科技項目和創新基地布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深入謀劃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改革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式,推廣“揭榜掛帥”等機制。
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增強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帶動作用。發展疾病防治攻關等民生科技。促進科技開放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健全穩定支持機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落實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政策,完善項目評審和人才評價機制,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使他們能夠沉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產權激勵機制,完善創業投資監管體制和發展政策,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功組建首批國家實驗室。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相關舉措。
3 、政府工作報告600字極簡版來了
2020年工作回顧
■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 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6萬億元,其中減免社保費1.7萬億元;
■ 年初剩余的551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 新冠肺炎患者治療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
“十三五”時期主要成就
■ 國內生產總值從不到70萬億元增加到超過100萬億元;
■ 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級計算、量子信息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 消除絕對貧困;1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
■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 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
■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
■ 森林覆蓋率達到24.1%;
■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和城市黑臭水體;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
■ 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
■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
2021年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
■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 堅持常態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嚴防出現聚集性疫情和散發病例傳播擴散,有序推進疫苗研制和免費接種;
■ 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 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 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
■ 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
■ 引導銀行擴大信用貸款、持續增加首貸戶,推廣隨借隨還貸款;
■ 降低或取消部分準入類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年限要求;
■ 推動放開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
■ 將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
■ 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今年要基本實現“跨省通辦”;
■ 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
■ 取消港口建設費,將民航發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標準降低20%;
■ 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
■ 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
■ 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
■ 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 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
■ 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增加30元和5元;
■ 把更多慢性病、常見病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中帶量采購;
■ 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 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
【來源:賽柏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