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北京福愛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了增強團隊凝聚力,豐富集體生活,讓員工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身心,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更積極樂觀熱情的態度對待生活、對待工作,2021年6月12日 ~ 021年6月17日組織全體員工開展團隊建設活動。
活動一:6月12日,參觀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館(Sanxingdui Museum)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廣漢市城西鴨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是我國一座大型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
三星堆古遺址分布面積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F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城墻。三星堆古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許多光怪陸離奇異詭譎的青銅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三星堆博物館現有兩個展館,其展示面積近12000平方米,分為第一展館(綜合館,陳列金、銅、玉、石、陶等類文物)和第二展館(青銅專館)。兩大展館陳列規模宏大,布局考究,內容與展線節奏動靜結合,波瀾起伏,以其融知識性、故事性、觀賞性、趣味性于一爐的詮釋方式,有力的揭示了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內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輝煌燦爛,給人以身臨其境、故國神游的感覺。
活動二:6月13日,游覽松潘古城
松潘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平面跨崇山,依山順勢略呈三角形,東部崇山之下河谷部份為長方形,外城毗鄰內城南面的河谷下壩,有城門與內城相通,平面為長方形。城墻總長6.2公里,用本地燒制的青磚砌成墻身,內土石而成,高12.5米,厚12余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漿粕連勾縫,堅固如銅墻鐵壁。各城門僅以大塊規則的長方條石券拱而成。松潘古城規模宏偉,氣勢非凡,其城墻的長度、高度、厚度、浮雕石刻的精美在民族地區是首屈一指的。
唐朝時,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派使者前往長安求婚。使者路過松州,被州官扣押,松贊干布大怒,親率大兵二十萬人入侵,唐都督韓咸戰敗,唐太宗命吏部尚書統軍抵達松州,經川主寺一役,唐軍大勝。松贊干布返藏后又遣使臣送黃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曉以大義,將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干布,傳為千古佳話。
活動三:6月14日,游覽九寨溝
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九寨溝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南距成都市3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50余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洼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泉、瀑、河、灘108個海子,構成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玉盆。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布。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稱為“六絕”。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水,是九寨溝的精靈,而九寨溝的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終年碧藍澄澈,明麗見底,而且隨著光照變化、季節推移,呈現不同的色調與水韻。秀美的,玲瓏剔透;雄渾的,碧波不傾;平靜的,招人青睞,每當風平浪靜,藍天,白云,遠山,近樹,倒映湖中。
水上水下,虛實難辯,夢里夢外,如幻如真。一湖之中鵝黃,黛綠,赤褐,絳紅,翠碧等色彩組成不規則的幾何圖形,相互浸染,斑駁陸離。視角移動,色彩亦變,一步一態,變幻無窮。整個溝內,奇湖錯落,目不暇接。百余個湖泊,個個古樹環繞,奇花簇擁。湖泊都由激流的瀑布連接,各具特色,變幻無窮。
九寨溝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國。所有的瀑布全都從密林里狂奔出來。這里有寬度居全國之冠的諾日朗瀑布,它在高高的翠巖上急瀉傾掛,似巨幅品簾凌空飛落,雄渾壯麗。有的瀑布從山巖上騰越呼嘯,幾經跌宕,形成疊瀑,似一群銀龍竟躍,聲若滾雪,激濺起無數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霧,朝陽照射,常常出現奇麗的彩虹,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大型歌舞《九寨千古情》分為《九寨傳說》、《古羌戰歌》、《漢藏和親》、《大愛無疆》、《天地吉祥》等場。優美而神秘的藏羌歌舞帶你進入穿越時空之旅,輝煌的大唐皇宮展現了文成公主漢藏和親的壯舉。
5D實景和高科技手段再現了阿壩州5.12汶川大地震的慘烈場面,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整個劇院和數千個座位強烈震動,大洪水“排山倒海”般傾瀉而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展現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大愛無疆。
災難過后,祥和的梵音撫慰著人們的心靈。只見宏大的藏式白塔緩緩地從天而降,移動觀眾席兩側升起了寓意美好的蓮花升降臺,手持轉經筒的喇嘛唱起了禱告。抬頭往劇院頂上看,五彩的經幡在空中飄蕩,演出在一片吉祥聲和鼓掌聲中落下帷幕……
活動四:6月15日,游覽黃龍風景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面積700平方公里,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海拔1700-5588米。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于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
主要景觀集中于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布碳酸鈣華沉積。并呈梯田狀排列,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譽人間,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等美譽。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除了高山景觀,還可以在這里發現各種不同的森林生態系統,以及石灰巖構造、瀑布和溫泉。
黃龍溝,位于岷山主峰雪寶頂,下臨涪江源流——涪源橋,是一條長7.5公里、寬1.5公里的緩坡溝谷。溝內布滿乳黃色巖石,遠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黃龍,黃龍溝名即來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黃龍寺,用以奉祀黃龍。黃龍溝以它“奇、絕、秀、幽”的自然景觀而蜚聲中外,它酷似中國人心目中“龍”的形象,藏民稱之為“東日·瑟爾磋”,意為東方的海螺山(指雪寶頂)、金色的海子(指黃龍溝)。 黃龍溝連綿分布鈣化段長達3600米,最長鈣化灘長1300米,最寬170米;彩池數多達3400余個;邊石壩最高達7.2米。
黃龍以規模宏大、結構奇巧、色彩豐艷的地表鈣華景觀為主景,以罕見的巖溶地貌蜚聲中外,堪稱人間仙境。
山生云,樹生風,云霧從林中升起,繚繞山間,時隱時現,好似一條白龍搖頭擺尾。相傳,六月十五是黃龍真人修道成仙之時。為了紀念黃龍助禹疏導大江之功,方圓數百里的藏、回、漢等族人民,或聚會 或觀景,或祈禱吉祥,或親朋歡聚,或談情說愛。天長日久,約定俗成,便成一年一度的黃龍廟會。
活動五:6月16日,游覽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余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分水魚嘴的修建過程,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為了使岷江水能夠順利東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發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后,又決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寶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魚嘴的建成將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順流而下;東邊稱為內江,它流入寶瓶口。由于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這樣枯水季節水位較低,則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生產生活用水;而當洪水來臨,由于水位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從江面較寬的外江排走,這種自動分配內外江水量的設計就是所謂的“四六分水”。
寶瓶口引水工程,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由于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于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于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張松銀杏相傳是三國時西蜀的張松所栽種的一顆古樹,時至今日,這顆銀杏樹依然存活至今,并且生息不止。進入都江堰景區大門后走不遠,就在路的右手邊看到一棵特別高大的銀杏樹,邊上的石塊上寫著“張松銀杏”四個字,據說這棵銀杏樹距今已經1800年了,現如今仍舊是繁茂,綠意盎然。這棵銀杏樹還有一個最值得提及的地方---它便是最經典的80年代版《西游記》中《偷吃人參果》一集中的那棵人參果樹。
臥鐵是埋在內江“鳳棲窩”處的淘灘標準,也是內江每年維修清淘河床深淺的標志。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河床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準,后來演變為臥鐵?,F有四根臥鐵分別是明朝萬歷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游客在離堆古園內噴泉處能看到的這四根臥鐵的復制品,其真品還埋在內江河床下。
小結:鑒賞千年歷史文化,領略古蜀人智慧結晶,游覽風景勝地,品嘗絕味美食。本次團建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意義深遠博大,增進團隊感情和凝聚力,體現公司人文關懷,實現勞逸結合,展示個人魅力與發掘潛能,讓公司整個集體的氛圍更加融洽有愛。